瑞財經 王敏 5月16日,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微芯生物”)發(fā)布關于2023年年度報告信息披露監(jiān)管問詢函的回復公告,涉及子公司處置、主營業(yè)務、應收賬款、長期資產。
微芯生物于近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(chuàng)板公司管理部下發(fā)的《關于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(jiān)管問詢函》(上證科創(chuàng)公函[2024]0071號)(以下簡稱“《問詢函》”)。根據(jù)《問詢函》要求,微芯生物與國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、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(特殊普通合伙)對《問詢函》中所列問題進行了認真核查落實。
關于應收賬款,年報顯示,2023年末微芯生物應收賬款余額2.01億元,同比增長30.32%;同時,本期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為2.49%,較上年增加2.06個百分點,公司西達本胺海外合作方滬亞生物國際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滬亞生物)的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為2456.09萬元,壞賬準備余額為240.81萬元,計提比例約為9.8%。
請微芯生物結合滬亞生物應收賬款對應的交易內容、交易金額、逾期金額、逾期原因,以及滬亞生物的資信情況等,補充說明對其壞賬準備計提比例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,并進一步結合公司與滬亞生物的后續(xù)合作安排,補充說明是否存在回款風險;說明公司應收賬款增長幅度較大且與營業(yè)收入變動趨勢不一致的原因。
對此,微芯生物回復稱,公司與滬亞生物于2016年8月16日簽訂了《AMENDMENT NO.4 TO EXCLUSIVE LICENSE AND DEVELOPMENT AGREEMENT》(以下簡稱“《修訂協(xié)議4》”),根據(jù)《修訂協(xié)議4》中的第3條里程碑付款美國部分的第7款約定“如果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,滬亞生物已經在美國完成了產品一項適應癥的III期臨床試驗,經判斷達到了該III期臨床試驗的主要終點,則無需付款。否則,應支付約定的金額?!庇捎跍麃喩锝刂?022年12月31日沒有完成產品一項適應癥III期臨床試驗,公司依據(jù)協(xié)議約定要求滬亞生物支付相應的里程碑付款400萬美元。滬亞生物于2022年12月30日回復郵件確認支付該項里程碑付款,但出于對自身的現(xiàn)金流優(yōu)化的考量,希望公司能夠同意其就400萬美元進行分期支付。
微芯生物與滬亞生物于2023年3月7日就同意滬亞生物分期支付400萬美元達成《PAYMENT AGREEMENT》。
同時,微芯生物與滬亞生物在《PAYMENT AGREEMENT》第二條逾期付款中約定,如滬亞生物未按協(xié)議約定的時間和金額足額支付,則會按照逾期金額的日0.05%計算應付利息,直至足額支付為止。
截止2023年12月31日前,滬亞生物支付了第一期15%的款項60萬美元,并于2024年2月26日將剩余340萬美元的里程碑付款連同逾期利息16.58萬美元一并支付完畢。
截止2023年12月31日,微芯生物應收滬亞生物金額為人民幣2,456.09萬元,其中里程牌款項為人民幣2408.12萬元,2023年四季度預計銷售分成為人民幣47.98萬元(67,737.60美元)。
微芯生物始終按照相當于整個存續(xù)期內預期信用損失的金額計量應收賬款的減值準備,并以違約損失率為基礎計算其預期信用損失,2023年對滬亞生物壞賬準備計提比例較高主要系里程碑款項2408.12萬元,其賬齡為1-2年,按照預期信用損失率10%計提壞賬準備240.81萬元。2024年1月8日,公司已收到滬亞生物2023年第四季度銷售分成47.98萬元;2024年2月26日,公司已收到滬亞生物里程牌款項2408.12萬元,上述截至2023年末公司應收滬亞生物的款項均已收回。公司與滬亞生物合作期間,滬亞生物能夠正常回款,回款風險較小。
此外,2023年度,微芯生物實現(xiàn)營業(yè)收入5.24億元,較上年同期下降1.18%;2023年末,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2.01億元,較上年末同比增長30.32%。公司應收賬款增長幅度較大與營業(yè)收入變動趨勢不一致,主要原因如下:
1、2023年末,公司應收賬款中包括應收滬亞生物里程碑款項2408.12萬元,此筆應收款項為2022年確認的營業(yè)收入,由于滬亞生物未能準時回款,導致2023年末應收賬款中仍含有2022年的應收款項??鄢摴P應收款項后,2023年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1.77億元,較上年末同比增長14.70%。
2、2023年,隨著公司不斷加大西格列他鈉的市場推廣力度,銷售數(shù)量持續(xù)放量,公司第四季度西格列他鈉實現(xiàn)含稅銷售額2776.16萬元,占年度西格列他鈉含稅銷售總額的58.15%,西格列他鈉約定商業(yè)回款周期為15-95天,此部分銷售額中2026.49萬元為年末正常信用期內的應收賬款。
截止2024年4月30日,2023年應收賬款已回籠資金1.9億元,余額1083.14萬元預計于近期收回。
綜上,2023年度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增長幅度較大且與營業(yè)收入變動趨勢不一致主要是受滬亞生物應收款項以及西格列他納2023年度第四季度銷售占比大的影響,公司2023年度應收賬款的增長具有合理性。
關于長期資產,年報顯示,微芯生物重要在建工程成都創(chuàng)新藥生產基地(一、二期)期末賬面余額為1.59億元,本期新增1605.14萬元;2021年以來該工程進度分別披露為100%、99.99%、99%。同時,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期末余額1.20億元,同比增加174.89%,采用成本模式計量,主要系成都固定資產轉投資性房地產所致。
請微芯生物結合成都創(chuàng)新藥生產基地(一、二期)的建設規(guī)劃、建設進展等,補充說明該項目進度長期停滯且未轉入固定資產的具體原因,是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(tài)及判斷依據(jù),以及是否存在未及時轉入固定資產的情形。
同時,補充說明轉入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的具體情況,包括但不限于坐落位置、轉入時間、轉入原因、實際使用情況及租金收益(如有)等,說明公司在租入房產同時出租房產的合理性。
對此,微芯生物回復稱,該項目主要建設進展及轉固情況為:2020年度,成都創(chuàng)新藥生產基地(一期、二期)項目中質檢樓和綜合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(tài)轉入固定資產,金額為6743.23萬元;2021年度,成都創(chuàng)新藥生產基地(一期、二期)項目中非腫瘤創(chuàng)新藥生產及輔助設施(一期)工程(即西格列他鈉生產車間及輔助設施等)已完成GMP驗收,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(tài),公司將相關的房屋建筑物以及機器設備轉入固定資產,金額為1.36億元;2022年和2023年公司該項目繼續(xù)投入建設支出及設備金額為1712.67萬元、1605.14萬元。
截至2023年末,該在建工程項目尚未轉固的部分為腫瘤創(chuàng)新藥生產及輔助設施(二期)建設內容為西奧羅尼原料藥生產線(3#車間)、西奧羅尼固體制劑生產線(4#車間)及部分輔助設施。該部分未轉入固定資產的具體原因主要系西奧羅尼處于III期臨床試驗階段,未達到GMP驗收階段,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(tài)。
微芯生物轉入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主要系坐落在成都高新區(qū)新通南一路18號的部分暫時閑置辦公樓,公司為了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將其用于對外出租。截至2023年12月31日,成都微芯用于出租的房屋面積為1.33萬平方米,占成都微芯房屋面積比例為14.48%,公司轉入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的具體情況如下:
微芯生物表示,公司租入的房產主要位于北京、長春、廣州、南京、合肥、美國新澤西州等地,系為了滿足各地研發(fā)人員和銷售人員日常辦公需要。
微芯生物租出的房屋位于四川成都,主要系為了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將暫時閑置的辦公樓用于對外出租,與租入的房屋不在同一城市,對租入房屋不具有替代性,故公司租入房產同時出租房產具有合理性。
來源:瑞財經
作者:王敏
重要提示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。 本文著作權,歸樂居財經所有。未經允許,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;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,請注明來源。聯(lián)系請發(fā)郵件至ljcj@leju.com,或點擊【聯(lián)系客服】
樂居財經APP
?2017-2025 北京怡生樂居財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(qū)西大望路甲22號院1號樓1層101內3層S3-01房間756號 100016
京ICP備2021030296號-2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797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