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快訊 近日,國資入主尚不足一月的黑芝麻(000716.SZ),其控股股東便遭遇被動減持情況。
9月4日晚,黑芝麻發(fā)布公告稱,依據南昌市新建區(qū)人民法院的協助執(zhí)行通知書,控股股東廣西黑五類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(簡稱“黑五類集團”)持有的320萬股股份將于2025年9月26日至2025年12月25日被強制減持。本次強制執(zhí)行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.42%,執(zhí)行方式為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。若按最新收盤價6.52元計算,黑五類集團此次套現金額約為2086.40萬元。截至9月5日收盤,黑芝麻報收6.52元/股,跌幅1.36%,市值約49.1億元。
此次強制執(zhí)行可追溯至九年前。2016年,中鐵建設集團與南昌市容州投資有限公司簽約,承建容州港九城二期部分工程。2021年,黑五類集團加入并與中鐵建設集團簽訂補充協議,對該工程承擔連帶責任保證,并提供擔保金1億元。同年,中鐵建設集團訴至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,要求南昌容州支付工程款、利息及保全保險費,黑五類集團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責任。2024年10月,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南昌容州支付工程款1853.51萬元、返還質保金164.32萬元及利息,黑五類集團對上述付款義務承擔連帶責任。黑芝麻方面表示,本次強制執(zhí)行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(fā)生變更,也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,黑五類集團目前仍是公司控股股東。截至2025年上半年,黑五類集團持股2.28億股,占公司總股本的30.25%。財經人士屈放認為,控股股東股份被強制執(zhí)行會對公司有影響,但因股份占比較少,影響有限,可能對現金流產生一定影響。公司要及時披露信息,確保獨立經營,防止控股股東或大股東自身問題侵害中小股東利益。
從產品端和渠道端來看,這家成立于1993年的老國貨品牌正處于轉型關鍵節(jié)點。由于市場環(huán)境復雜多變、消費者需求轉變等因素,長久依賴線下渠道的黑芝麻有些力不從心。2025年上半年,其傳統銷售渠道經銷商數量銳減211個至1660個。在半年報中,黑芝麻指出,渠道變革加快,傳統零售渠道下滑,渠道碎片化加劇,導致整個行業(yè)傳統經銷商銷售業(yè)績下滑,利潤空間壓縮,部分實力較弱的經銷商退出市場。相應地,其在傳統銷售渠道、出口渠道的毛利率和營收均下滑,毛利率分別為21.65%、15.58%,同比下滑1.82%、1.72%;營業(yè)收入分別為4.91億元、4573.49萬元,同比下滑6.44%、6.67%。產品方面,黑芝麻目前有“沖飲系列”“直飲系列”“黑養(yǎng)黑系列”三大品類,其中沖飲系列是今年上半年唯一銷售量下滑的品類,與去年同期相比,銷量減少2.45%至156.4萬件,庫存量同比增加13.35%至12.57萬件。黑芝麻表示,庫存量上升主要受線下傳統渠道持續(xù)下滑影響,市場需求預判偏樂觀,制定了較高生產計劃以保障供應。
面對主營產品市場表現“降溫”,反映出的產品更新迭代緩慢、渠道端護城河薄弱等問題,黑芝麻意識到轉型的必要性。在今年5月的業(yè)績說明會上,“大健康”“藥食同源”相關內容頻繁被提及。半年報顯示,除傳統產品外,公司正在布局具備保健品資質的黑芝麻糊產品業(yè)務,重點經營“健”字號南方牌黑芝麻糊,該產品具有“調節(jié)血脂、延緩衰老”保健功效。同時,黑芝麻還透露將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一系列黑色健康休閑食品,瞄準“大健康”賽道。
今年8月8日,黑芝麻正式引入國資,控股股東黑五類集團與廣西旅發(fā)大健康產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簽署《股份轉讓協議》,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將1.51億股,占公司總股本20%的股份轉讓給廣旅大健康。天眼查顯示,廣旅大健康是國有全資企業(yè),旗下投資企業(yè)涵蓋文旅、健康養(yǎng)老、健康管理等領域。屈放認為,國資進場后,在資源、渠道和公司穩(wěn)定經營方面會有明顯提升,未來廣旅大健康可能與黑五類集團形成產業(yè)協同,實現資源共享、渠道共享或資源優(yōu)勢傾斜。
針對黑芝麻控股股東被強制執(zhí)行、上半年業(yè)績表現以及未來在大健康領域的業(yè)務布局等相關事宜,時代周報記者9月5日向黑芝麻發(fā)送采訪提綱,截至發(fā)稿,暫未獲得回復。
(AI撰文,僅供參考)
重要提示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。 本文著作權,歸樂居財經所有。未經允許,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;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,請注明來源。聯系請發(fā)郵件至ljcj@leju.com,或點擊【聯系客服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