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聯證券發(fā)布研報稱,特朗普2.0首年政策對“再通脹預期”的影響將貫穿全年,大類資產層面,預計美元資產整體仍強,美元美股中樞或繼續(xù)上行,但需留意美國政策節(jié)奏或力度超預期帶來的短期波動。全球貿易摩擦擔憂疊加中國經濟修復仍在途,對銅油需求的判斷偏中性,把握政策脈沖下的階段性機會;金價上行斜率或放緩,但在避險屬性和美元信用替代長邏輯敘事中,中樞易上難下。港股機會建議以國內基本面修復為錨,重視紅利資產,把握恒科彈性,留意年中的攻守轉換時機。
國聯證券主要觀點如下:
2024年全球“去通脹+寬貨幣”,中國資產表現靠前
2024年全球去通脹進展明顯,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寬松周期開啟但基本面延續(xù)分化。其中美國經濟韌性較高,盡管再通脹仍有擾動,但美聯儲仍處新一輪降息窗口;隨著大選推進,“特朗普交易”成為下半年大類資產的核心主線。歐洲經濟維持偏弱格局,歐央行降息亦開啟,但對經濟狀態(tài)的改善仍待時日。
從全年的資產表現來看,股>債>大宗,中國資產全年表現靠前,港股略強于A股?!?.24政策組合拳”開啟至今,中國經濟進入磨底修復期,中國資產將進一步迎來重估機會。
2025年全球流動性寬松延續(xù),中美政策是核心變量
該行選取全球44個主要經濟體作為樣本,根據各經濟體央行政策利率的變動情況構建全球央行擴散指數,處理后的指數領先全球制造業(yè)PMI約15個月。主要央行仍處貨幣寬松周期,或支撐全球制造業(yè)景氣,有利于我國出口。
2025年全球經濟的最大變量在于中美的政策節(jié)奏。美國方面,基準情形下美國經濟韌性不低,但通脹擔憂升溫,美聯儲降息節(jié)奏延緩;中國方面,國內政策刺激和外部風險交織,政策的落地進度和兌現程度待跟蹤,但該行對經濟修復前景保持樂觀。
美國看增長與通脹的“平衡木”,預計聯儲降息2次
當前美國通脹粘性不低,CPI在首次降息后連續(xù)兩個月反彈,11月錄得2.7%,同時鮑威爾及美聯儲官員態(tài)度逐步轉鷹,12月點陣圖顯示官員傾向于2025年降息次數由此前4次減為2次?;鶞始僭O下,特朗普的移民、關稅和去監(jiān)管政策或先落地,對通脹帶來擾動,該行預計2025年美聯儲將降息2次共計50bp。
此外美國本輪或能實現經濟“不著陸”,主要原因有三:一是當前經濟增速不弱、仍高于潛在增速,二是聯儲目標兜底且政策空間充足,三是美國財政端仍然積極。
中國看政策與現實的“折返跑”,經濟讀數回暖不遠
12月政治局會議提出,2025年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,并首次提及“加強超常規(guī)逆周期調節(jié)”等,部分措辭歷史少見,當前的政策基調已經明確,明年經濟刺激的力度和進度或超預期。
事實上,復盤2000年以來的國內三輪“雙寬周期”,在關鍵政策實施后,經濟修復的順序基本遵循“信貸-需求-價格-企業(yè)利潤”。時間傳導上,信貸和制造業(yè)PMI約在1個季度,PPI和工業(yè)企業(yè)利潤約在4個季度,因此本輪經濟指標讀數回暖或已不遠。
風險提示:
1) 國內政策落地及經濟修復不及預期:若穩(wěn)增長政策落地不及預期,經濟修復進程可能慢于預期;
2) 特朗普政策實施超出預期:特朗普最終的政策落地程度可能與其前期主張有一定出入,從而影響經濟和資產價格;
3) 地緣政治沖突加?。喝绻鼐墰_突進一步加劇或擴大,或對全球需求、我國出口表現及資產價格造成較大影響;
4) 資產價格受交易性因素等影響,波動超預期:除了本文中提到的因素外,大類資產價格還受到其他市場因素影響,最終走勢可能與預期不符。
來源:智通財經網
相關標簽:
智通財經重要提示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。 本文著作權,歸樂居財經所有。未經允許,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;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,請注明來源。聯系請發(fā)郵件至ljcj@leju.com,或點擊【聯系客服】